(资料图片)
董素靖(右)参加沈北新区北苑社区“幸福教育课堂”开课启动仪式。(资料图片)
高处规划、细处落笔,深入基层、创新实施。做一名党的好干部,必须勇于担当、敢于作为,在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的同时,也要确保工作质量经得住考验,让人民群众切实享受改革的福祉。8月1日,沈阳市教育局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处处长董素靖告诉记者,作为一名教育人,她始终坚守的工作准则是——教育必须惠及民生,要让人民满意。
创新实施幸福教育走进80多个社区村屯
最近,沈阳有越来越多的居民愿意参加家门口的社区“幸福教育课堂”,原因是课堂公益课程内容越来越丰富,来上课的老师也越来越专业了。而在这一变化的背后,有一群默默无闻的“功臣”,他们就是沈阳市教育局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处处长董素靖和社区教育战线的同事们。董素靖告诉记者,“幸福教育进社区”是沈阳市重点民生工程,是“1+5”制度体系的组成部分,可以说是一件惠及全体市民的大好事。为把好事办好,董素靖与“幸福教育进社区”专班成员走遍沈阳开展深入调研,中海社区、马耳山村、杨城寨村等80多个社区和村屯都留下了他们的足迹。
董素靖与同事在原有工作模式上大胆创新,提出“幸福教育课堂”新的“四有”标准,即有场地、有设备、有课程、有师资,精心打造180个市级社区“幸福教育课堂”示范点,树立学习样本向全市推广,开设300个村屯“幸福教育课堂”。到目前为止,共推动415所中小学与1153个社区对接,实现社区全覆盖;组建了多维互补、共享共建的师资队伍,规模已达8152人;开设了22门课程,惠及沈城市民近180万人次;创新开展了“互联网+继续教育”模式,实现线上送课满足居民自主学习需求,累计300余万人次参与学习;创新开通了“教育政策进社区直通车”……这一系列举措,让沈阳市的社区(村屯)“幸福教育课堂”初步实现了未成年人有所学、支撑了中青年人有所需、满足了老年人有所乐。
政策破冰让沈阳职业教育更快发展
董素靖认为,沈阳职教资源丰富,职业教育改革应当以问题为导向,首先从制度破冰入手,从根本上推动校企人员双向流动,提高校企合作的积极性,将改革成果及时回馈社会。因此,她与同事率先在东北三省探索职业院校教师与企业技术技能人才双向流动制度,目前已有500余家企业1900余名技术技能人才成为沈阳职业院校的兼职教师,极大地激发了办学活力,提升了职业院校师生的技术技能水平。同时,在东北三省率先出台《沈阳市推进职业院校面向社会开展职业培训工作指导意见》,解决职业院校面向社会开展职业培训规范收支等具体问题,化解了操作层面的制度障碍,起到了制度出台即破冰的改革效果。
目前,沈阳市已经有36所中职学校与136所中小学结成职业启蒙教育对接校,职普融通得到推进;组建3个市域产教联合体、10个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和19个职教集团,市属职业院校以产业需求为导向,新增113个专业、撤销18个专业,有80%在校生就读高端装备制造、新一代信息技术等主导专业,覆盖沈阳振兴发展的支柱产业,产教融合得到深化;建立近300个教师企业实践基地,培育“双师型”教师教学创新团队25个,“双师型”教师比例达到52%;中职学校学生升学比例达到43%,让不同禀赋和需要的学生多样化成长。
每一个数字的背后,都有沈阳人开心的笑脸。实实在在的民生工程成为幸福沈阳的最好注解,对于董素靖来说,这也是她最大的幸福。
沈阳日报、沈报全媒体主任记者 梁馨月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