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正大力发展五大未来产业,预计到2030年涌现出一批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科技新浪潮。今年刚设立的上海未来产业先导区——大零号湾,将如何强化前沿产业引领,乘势而上勇立潮头?
近日,在闵行区剑川路951号国家双创示范基地1楼的赛舍空间,人民网记者专访了“零号湾1号服务员”张志刚。他不仅是零号湾的命名者,也见证了这片环高校创业生态圈的崛起。
(相关资料图)
“大零号湾作为未来产业先导区,它的迫切性、必要性及发展的路径,都是为了解决未来产业技术培育难题。”上海启明未来产业技术促进中心理事长、上海零号湾创业投资有限公司总经理张志刚认为,在未来产业竞争中,对培育未来产业技术的生态和土壤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就需要像大零号湾这样的先导区先行具备引领发展的能力,对未来产业前沿技术实现突破和颠覆性创新。
初心如一,培育引领性产业技术生态
8月9日,上海公布了未来产业先导区大零号湾的空间布局、功能定位和资源禀赋等亮点特色,吸引了各方关注。
说起大零号湾,绕不开零号湾,这得从九年前说起。
2014年,上海提出要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科创中心建设;2015年,《关于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的意见》审议通过,这就意味着上海市委“一号课题”有了明确的行动总纲。
“上海交大向上海市委提交的‘一号课题’报告中提出,要想建设好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需要围绕高水平的研究型大学,构建一个开放的和大学零距离、紧密融合在一起的创新创业生态体系。”张志刚指出,上海科创中心建设从根本上来看就是——构建培育引领性产业技术生态。
上海这座城市承担着经济社会发展与探索的重任,包括机制、技术、市场主体培育等。因此,建立集“政、产、学、研、资、创”于一体的高效协作的生态,迫在眉睫。
“闵行区政府、上海交大和地产集团等各方都在尝试创建这样的生态。”2015年3月15日,在地产集团下属地产闵虹的会议室,各方达成共识,设立了“零号湾全球创新创业集聚区”。4月11日,三方签署合作备忘录,开启了零号湾全球创新创业集聚区的合作之旅。此后,三方成立的零号湾战略咨询委员会也为零号湾的发展提供了全方位的智囊支撑。
“当时交大周边被戏称闵大荒,科技创业企业落地条件不足。所以,成立零号湾是希望它是一个支持创新创业的体系,各种要素集聚、融合、充分沟通,从而碰撞出科技创新创业的火花。如今,提到的核爆点就是零距离碰撞之后形成的连锁反应。此外,创业都是从零开始的,我们重点也是放在培育科技创新企业上。”提起零号湾的由来,张志刚如数家珍。
当时也有人提出异议,叫全球创新创业集聚区是不是口气太大了。张志刚当时则认为:“我们今天做这件事,如果不放到全球产业体系中、不是以成为全球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枢纽为目标,是不会有可持续的结果的。”
在闵行区政府、上海交大和地产集团的大力支持下,零号湾实现了从0到1的跨越,集聚着越来越多的要素资源,也吸引了慕名而来的创业者、服务机构等入驻,在零号湾的舞台上主动扮演着各自的角色。
扩容提质,资源要素加速集聚
“我一直认为大学的根本使命就是为人类社会的发展培育未来人才,解决未来问题或者为未来问题提供答案。大学不应该是‘专心只读圣贤书,两耳不闻窗外事’,必须在产业和社会的互动中,看到问题,解决问题,才能发展。”张志刚说。
他举例到,如果将大学看作一部智能手机,那么我们就应该为交大、华师大及区域内的科研机构构建一个应用商店,通过周围的开放生态,将科研机构的创新能力与产业资源紧密融合。“零号湾的职责,就是构建这个‘应用商店’,也就是说,在零号湾的发展过程中,不能只有零号湾自己做开发,还需要其他的机构从不同的角度来参与构建协作的机制和开放的平台,从而保障丰富的生态体系。”
从零起步的零号湾,围绕交大、华师大闵行校区,通过协作机制提高效率,激活区域发展活力,解决当地老工业基地转型问题。“零号湾最早定义的使命就是围绕这个区域周围数十平方公里构建科创生态体系,但我们也是真正从零开始的,最早是地产闵虹提供了800多平方米的开放办公场地,免费为创业者提供服务。”
“利他”是零号湾的首要原则。在零号湾,首要考虑的是落地的服务机构和合作机构,让他们心无旁骛落地生根,和我们一起形成能力互补的合作伙伴,共同服务大量的创业者,提供良好的服务,形成开放的生态。
“从一无所有到现在,是远见、情怀、合作让我们三方战斗在一起,勇往直前。”在区域协作上来看,张志刚认为,彼此形成紧密的合作与碰撞,在“乱哄哄”的状态中逐渐有序,这是丰富生态必备的特征。这就相当于把科研机构的创新内循环和产业社会发展的外循环合并起来,这也是零号湾发展的本质要求。
在上海市委市政府的支持下,2018年,上海市科委、闵行区等提出了“大零号湾”课题。如今,在上海交大、华师大等高校周边17平方公里的区域,大零号湾科技创新策源功能区建设正逐步推进,可辐射周边闵行开发区、莘庄工业区、临港浦江国际科技城等区域,总面积约120平方公里。
“从最早的零号湾到今天的大零号湾科技创新策源功能区以及未来产业技术先导区,都是在逐渐丰富的生态体系中呈现的不同发展阶段。”张志刚发现,随着零号湾的发展,舞台越来越大,也越来越精彩。“这里将是精彩纷呈的,是整体涌现出的创新力,未来产业技术的培育需要这样的格局和舞台。”
创新突破,形成示范引领
根据规划,大零号湾科技功能区策源区是培育孵化培育五大未来产业集群的核心基地之一,重点聚焦AI+生物医药、新型储能、超导技术、卫星通讯、工业机器人等细分领域,进行原始创新突破。
在空间布局上,大零号湾分为C-T-O三块功能区。其中,核心策源区(“C”区),为上海交通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等高校院所,依托原始创新成果,为技术创新和产业创新提供支撑。成果转化区(“T”区),以沧源路、剑川路为主轴,主要承接高校院所成果转化项目落地以及师生“硬科技”创业。开放创新区(“O”区)包括紫竹高新区研发基地、江川滨江区域等,重点承接“T区”成长壮大的企业溢出和加速服务。
“2017年我们三方形成共识,签约零号湾2.0版,就是‘T’区,后面不断规划包括上升到市政府的战略层面,才形成今天的格局。”张志刚指出,当时做这件事如果大家单纯去算经济账的话,短期之内是算不回来的。长期的经济利益往往不能表现在当下,所以,需要的是大家对零号湾的长期认可,对城市、对国家的情怀。也需要合作各方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
“零号湾最早的一批项目大都是我学生的项目。在学校里,我是老师,他们是学生,但是一旦到了产业中,我得变换角色。在这里,资源、机构都不缺,唯独缺少去服务、去付出和构建生态的角色。”张志刚自我定义为“零号湾1号服务员”,并将其作为终身的事业。
“在我看来,零号湾是一件公益的事情,这件事的意义已经超过了任何规模经济的价值,因为它对未来的意义重大。”张志刚认为,自2020年进入机器智能时代起,机器与人之间的协作关系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这让全球的机器人基础设施形成了更加有机的整体。世界格局也从西方主导向中国引领的新范式转变,其中零号湾的重要性和优势逐渐显露。
根据规划,到2035年,大零号湾将全面建成创新能力突出、科技力量雄厚、原创成果丰富、成功践行新发展理念的科技创新策源地,成为国际知名、国内一流的科创“新名片”和“新地标”。
未来已来,我们拭目以待!
标签: